服务热线
400-6689-789
更新时间:2025-03-10 16:49:12 点击次数:74 次
蜂灵穗肥是指在作物生长发育至穗期时施用的肥料,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利用穗肥至关重要,以下从不同方面介绍如何在农业生产中有效利用穗肥:
合理选择穗肥种类
水稻:水稻穗肥一般以氮肥为主,适量配合钾肥。常用的氮肥有尿素、硫酸铵等,钾肥有氯化钾、硫酸钾等。例如,在土壤肥力中等的田块,可选择含氮量较高的尿素作为穗肥,搭配一定量的硫酸钾,以满足水稻穗期对氮、钾的需求。
小麦:小麦穗肥同样以氮肥为主,可选用尿素。对于一些缺磷的土壤,还可适当搭配磷酸二铵等磷肥,有助于促进小麦小花分化。
玉米:玉米穗肥多以氮肥为主,如尿素、碳酸氢铵等。在一些缺锌、硼等微量元素的土壤中,还可适量添加锌肥、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。
精准确定施肥时间
水稻:一般在水稻倒二叶露尖到长出一半时施用穗肥较为适宜,对于早熟品种,可适当提前2-3天施肥;晚熟品种则可适当推迟1-2天。
小麦:小麦穗肥一般在拔节期至孕穗期施用,当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定长,第二节间开始伸长,旗叶露尖时施肥效果较好。
玉米:通常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穗肥,即玉米第11-12片叶展开,上部几片叶呈现大喇叭口状时,此时是玉米需肥的关键时期。
科学确定施肥量
依据土壤肥力: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,穗肥施用量可适当减少;土壤肥力较低的田块,则需增加穗肥施用量。例如,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、保肥能力强的水稻田,尿素施用量可控制在每亩7-8公斤;而对于土壤肥力较差的田块,尿素施用量可增加到每亩10-12公斤。
参考作物品种:不同作物品种对肥料的需求不同。一般来说,大穗型水稻品种需肥量较大,穗肥施用量可适当增加;而小穗型品种需肥量相对较少。以杂交水稻为例,其穗肥中尿素用量一般比常规水稻品种多1-2公斤/亩。
结合前期施肥情况:如果前期基肥和追肥施用量充足,穗肥施用量可适当减少;若前期施肥不足,穗肥则需适当增加。如小麦前期基肥施用量较少,在穗期可适当增加尿素施用量,以满足小麦生长需求。
采用正确施肥方法
撒施:对于一些密植作物,如水稻,可将穗肥均匀撒施在田面。撒施前要保持田面有浅水层,施后让肥料自然溶解,渗透到土壤中。
条施或穴施:玉米等行距较大的作物,可采用条施或穴施的方法。在玉米植株两侧开沟或挖穴,将穗肥施入后覆土,这样能使肥料集中在根系周围,提高肥料利用率。
叶面喷施:对于一些微量元素肥料或水溶性较好的肥料,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。如在小麦孕穗期,可喷施0.2%-0.3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,能快速补充磷、钾元素。
结合田间管理
水分管理:施肥后要根据作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墒情合理浇水。如水稻施穗肥后,要保持浅水层3-5天,然后自然落干,再进行干湿交替灌溉。
病虫害防治:穗期是作物病虫害的高发期,病虫害会影响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和利用。因此,要加强病虫害监测,及时采取防治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