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400-6689-789
更新时间:2024-11-27 17:12:22 点击次数:1327 次
蜂灵穗肥的施用频率是否需要定期,主要取决于水稻的生长周期、生长状况、土壤肥力以及所种植的水稻品种等因素。以下是对穗肥施用频率的详细分析:
一、施用穗肥的时机
生长期和叶龄:对于11~13片叶的水稻品种,当全田有1/3的水稻开始拔节,且倒二叶露出叶尖到长出一半时,是追施穗肥的好时机。
主茎基部长势:当水稻主茎由扁变圆,基部茎节长至1公分左右,即“圆秆期”时,也是最佳施肥期。
孕穗长度:剥开主茎查看幼穗,当幼穗长到0.2~1.5公分左右时,是追肥的好时机。
叶片颜色变化:7月中旬前后,若叶片退绿变淡,则是追施促花肥的时候;促花肥施完后7~10天,当幼穗长到0.5公分左右时,追施保花肥。
二、施用穗肥的频率与用量
频率:一般来说,穗肥不需要定期施用,而是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来决定。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,通常只在特定的生长阶段(如幼穗分化期)追施一次穗肥。然而,对于生长势较弱、群体较小、叶色偏黄的水稻,可能需要提前并增加施肥次数。
用量:穗肥的用量应根据水稻的品种、生长状况以及土壤肥力来确定。一般来说,每亩可施用高钾肥或高钾低氮复合肥,重点补钾,并根据情况配施少量氮肥。例如,正常长势的水稻穗肥一般每亩施用10~15斤氯化钾加3~5斤尿素,或者15~20斤高钾低氮复合肥。对于旺苗,应多施钾、少施氮或不施氮;而对于弱苗,则要多施肥,并提前在倒5叶和倒3叶分两次施用,多补氮肥以促进分蘖、花穗的形成。
三、注意事项
施肥前检查:在追施穗肥前,应检查水稻是否有病虫害。如有病虫害,应先进行防治再施肥。
稻田管理:加强稻田的干湿交替管理,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。
其他肥料施用:除了穗肥外,还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施用其他肥料,如基肥、分蘖肥和粒肥等。
综上所述,穗肥的施用频率不需要定期,而是应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、生长状况、土壤肥力以及所种植的水稻品种等因素来决定。在施用穗肥时,应注意控制用量和施肥时机,以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。